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水底寮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水底藔庄」,隸屬於港東下里。該庄西北與北旗尾庄為鄰,北與大響營庄為鄰,東北與新開庄為鄰,東及東南與內藔庄為鄰,南邊為枋藔庄,西南邊及西邊為番仔崙庄

_DSC0085 

_DSC0092  

水底寮之所以取名如此,雖然沒有文史資料說明,然而從地形及早期先民聚落分布情況來分析,或許可以了解一些。水底寮村落是由兩支溪流-頭前溪(現在復興路旁的溝渠)和後壁溪(菜市場前的溝渠)-貫穿而過。聽老一輩的人說:四、五十年前每到雨季,颱風季節,溪水滿溢,泉眼開到處可見清澈水澤。並不是早期先稱「建興」,之後因當時排水設備不良,遇到雨季常積水而造成淹水,居民出入均涉水而過,才改稱為「水底寮」的。

_DSC0139

_DSC0140

三棵榕樹下極品酸辣湯水餃

_DSC0142 

三松(三棵老榕樹之意)圓環,三棵榕樹曾是海角七號的取景地點。旁邊有一土地公。另一邊則有略具規模的洋樓,可惜多已無人居住,缺少管理而損壞。

_DSC0143 

走中華路觀看洋樓圍牆

_DSC0086

_DSC0088

洋樓後院

_DSC0089 

走復興路6巷觀看洋樓

_DSC0081

_DSC0082

_DSC0083 

復興路與中華路口(三松圓環)

_DSC0144 

上圖鐵皮屋後面有棟紅色洋樓

_DSC0093

穎川堂

_DSC0094

_DSC0095

廢棄豬舍

_DSC0096

貓咪正在睡大頭覺

_DSC0097 

復興路的房子

_DSC0098

復興路62巷老屋

_DSC0099   

莊敬路上的老屋

_DSC0102

牆壁有彩繪

_DSC0104

走近一看原來是廢棄三合院

_DSC0105

成了堆放廢棄物場所了嗎?

_DSC0106

一旁小路看過去有壁畫

_DSC0103

有間殘破的三合院

_DSC0121

老屋牆上有隻鯉魚

_DSC0120 

_DSC0122

左側有幾間老屋

_DSC0123

_DSC0124

_DSC0125

_DSC0126

_DSC0127 

回到莊敬路

_DSC0128 

莊敬路往中華路上發現了壁畫,這家可能當過憲兵

_DSC0115 

龍貓公車

_DSC0107

壁畫上還有詩句,真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

_DSC0108

對面牆上看似小朋友的傑作

_DSC0109

水底寮龍貓公車站

_DSC0110

_DSC0111

地上本該有條軌道畫會,也許鋪過道路後消失了。

_DSC0114 

街上中華路可返回三松圓環,路口的中藥房

_DSC0113 

走回莊敬路有間李家洋樓 

_DSC0135

 

堆滿雜物有礙觀瞻

_DSC0131

_DSC0134  

水底寮有一條大溪之水由東北新開村和北方玉泉村而來,在梅山壇附近眾水交會本為水聚天心大地,可惜溪水形成大反水,此反弓水向西邊村庄直射,使得百年以前之村民不得安寧,後村內富紳梁家由福建分靈普唵佛祖建小廟在此,坐東朝西,正朝反弓水,廟宇不怕煞,愈衝愈旺,每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千秋之時,迎神拜會好不熱鬧。據老一輩說,當年瘟疫佛祖就曾降示醫方治好了全村人的病。

_DSC0136 

梅山壇出中華路口的社區服務壁畫,在此就離三松圓環不遠囉。其他古厝有機會再去看看。

_DSC0137

_DSC0138 

水底寮文琳社敬字亭就藏在路旁的小果園裡, 六角形建體的敬字亭始建於何時目前無從可考,現在所看到敬字亭的模樣,為民國59所重建,雖然大量使用了現代的建材,但大致上還維持了過去敬字亭的舊制, 剪黏泥槊、滴水瓦當襯托出了敬字亭的美感,難能可貴!

_DSC0147 

這座敬字亭奉祀文昌帝君,三層門額上刻有「文琳社」三字,左右對聯為「文字歸鎔化,琳瑯附寶藏」。

_DSC0146 


檢視較大的地圖 

轉往東海村,「 東海村」,清朝稱「北旗尾」,現在的當地人也都稱「北旗尾」。 光緒元年以前,鳳山縣最南的管轄地就是「北旗尾庄」、「水底寮庄」、「枋寮庄」,統稱「三寮」,為閩南、平埔混居聚落。

東林路與西安路口的拼貼彩繪

_DSC0150 

一旁有間破舊老屋

_DSC0152 

走西安路到底就是東海車站從東海到枋寮,這個區間原本還有個小站:建興,但建興在1991年廢站。遇到當地人李老先生是說水底寮車站,後來查證水底寮在早期也叫建興。

_DSC0288

側式月台一座。無站房,只有鐵皮遮棚,放眼看去對面是魚塭

_DSC0171 

目前為招呼站

_DSC0156 

停靠狀態區間車:皆停靠(復興號車廂編組或是單組柴聯車編組)。

_DSC0289

_DSC0291

枋寮站到潮州站的區間車是使用舊型自強號車廂,平日只有三節車廂,假日或連假才會有六節車廂。

_DSC0293

DR2903自強號車廂的區間車

_DSC0294

潮州到枋寮的區間車行駛距離變短、班次變多,現在一天有15班往返,崁頂、鎮安、佳冬、東海等小站受惠最多

_DSC0295 

開放使用一卡通、悠遊卡及icash 2.0付費。

_DSC0287

可搭火車前往枋寮在租車前往水底寮(枋寮鄉~鐵道藝術村+枋寮海港 )或是搭車前往佳冬參觀老街(佳冬鄉~佳冬(六根)老街 )

_DSC0153 

  • 1953年1月16日:伴隨林邊站枋寮站間復舊,設立北旗尾車站
  • 1966年1月1日:因行政區域屬枋寮鄉東海村,站名配合地名變更為「東海站」。
  • 1979年1月1日:由簡易站降為招呼站,並指定由佳冬站管理。
  • 2003年7月16日:管理站由佳冬站改為枋寮站
  • 2016年1月1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火車時刻表,常有變動,下方有附上電話查詢

_DSC0285

車站內有公車資訊

_DSC0284

_DSC0283

對面的魚塭成了此車站的另一特色景觀

_DSC0286

_DSC0154

白鷺鷥

_DSC0163

_DSC0164 

_DSC0166 

車站兩端不遠處都有平交道,故火車來時都能聽到噹噹噹聲響,來了一台舊型自強號急駛而過,千萬別超越車站紅線,可以感受到強大的側風推力。

_DSC0272

_DSC0274

有沒感覺與上面的區間車有何相同?沒錯,同樣是舊自強號車廂。

_DSC0275

_DSC0281 

車站前的西安路,本來是彩繪道路,也許鋪過馬路後就消失囉。

_DSC0170 

東海車站也是紀念車票之一車站,但因沒有售票亭,故可到加祿車站購買或是潮州總站購買。(枋山鄉~「全台最大的小站」加祿車站+加祿堂海灣彩繪 )

_DSC0039 

「李家古厝」建於戌辰年(昭和3年、1928年),位向坐朝北偏西,正身為五開間,左右護龍為三開間格局,正面設高聳院牆,院牆以洗石子直櫺窗與綠釉瓶為裝飾,中央設置院門,讓封閉的內埕具有隱密性 

_DSC0297

正巧在車站遇到的李老先生正是李家古厝的耆老,他特地帶我前往參觀,車站前西安路直走過東林路,來到仁愛街,李老先生家就在古厝對面而已。

_DSC0298

李老先生說因古厝的家具遭竊,所以現在都鐵門深鎖,只好鏡頭伸進去拍些照片,

_DSC0299 

側邊真是綠意盎然阿

_DSC0301

古厝正身、左右護龍的出屐簷廊,採鋼筋混凝土仿出挑斗拱式樣,表面並施以彩繪,工法先進,簷廊上托木則採傳統木作,雕工精湛正身為斗子砌牆體,左右護龍則為清水磚砌,台度下施以洗石子與彩磁面磚裝飾正廳維繫創建風貌 ,精緻的木雕與彩繪,左右壁堵上懸掛後世參與地方事務匾額,以彰顯出李家在地的政經影響力

_DSC0302

大門兩旁的清風明月

_DSC0303

_DSC0304

_DSC0305

_DSC0306

_DSC0307

正面山牆、鳥踏、院門、門廊均以艷麗的彩磁面磚為裝飾元素,蘊含出李家古厝建築富華的質感,也形成古厝的視覺焦點。 

_DSC0308

_DSC0310

_DSC0311 

_DSC0314

感謝李老先生的帶路,否則會像在水底寮一樣錯失其他古厝。謝家古厝大門曾在1966年為方便農機運榖車輛進入內埕,而將大門加寬修整,左右泥塑對聯與中央山牆上泥塑已經剝落山牆頂端依稀可見老鷹展翅飛翔的支架左右望柱以亭軒為造型,營造出優雅的氣氛 

_DSC0315

李家古厝」與「謝家古厝」僅數百公尺之距,建築年代稍後於謝家古厝6年,雖仍為傳統三合院形制,但營建工法與裝飾風格,卻是與謝家古厝大異其趣。或許,這也是昔日不同姓氏的地方望族,用以突顯或對比家族社經地位的方式。

老鷹雕像因風災而只剩骨架

_DSC0316

東海村謝家古厝建於壬戌年(大正11 1922年),由謝天從(1874-1933)謝天賞兄弟所創建,謝氏兄弟為昔日水底寮、北勢寮首富,擁有土地近千甲,而謝氏兄弟從台南安平到枋寮發跡的過程則充滿傳奇

_DSC0317

謝家古厝為一進左右護龍傳統三合院格局,禾埕庭院廣闊,外加西式山牆院門,位向坐東朝西正身與護龍均為五開間,正身左右次梢間設「禮門」、「義路」,簷廊作出屐挑樑作磚砌拱門,簷下作水車堵裝飾,牆堵為斗子砌磚牆,台度下均以彩磁面磚裝飾,窗楣上均施以吉祥白灰泥塑,與磚牆形成紅白強烈對比。 祖堂屋頂應該有翻修使用防水塗料。

_DSC0318

一旁的古厝殘破不堪

_DSC0319

另一旁房舍還住了一戶

_DSC0324

_DSC0330

_DSC0322

_DSC0323 

祖堂

_DSC0326

_DSC0327

前方外圍建物已逐漸覆蓋老厝,僅留前方通路

_DSC0328

派出所旁的鐘塔,白色的外觀,上面有著復古造型的時鐘,還有久保田三個大字,鐘塔有著濃濃的日本風,其實這是日本專門做耕耘機公司,特別贈送給屏東東海村的禮物。

_DSC0270

早期農業時代的時候,屏東枋寮鄉東海村,整個村莊跟日本的機械公司,就買了148台的耕耘機,日本公司為了感謝東海村的愛用,特別在村子裡設立一個鐘塔,上面還刻了感謝文,讓村民都感到很光榮。

_DSC0269

鐘塔是在民國55年建立,上頭斑駁的字跡隨著時光飛逝快要不見了,但依稀還是可以看到感謝文的內容,特別是東海村農友,堪稱謂久保田牌愛用村,贈此塔以表謝意。

_DSC0268

 

以前東海村光是農地就有上千甲,後來部份農地被徵收為工業區,有些則是變成漁池,農地只剩下2、30甲,雖然時代背景已經不一樣了,但是日本對於東海村的感謝,這樣的光榮,就像是佇立在路邊的鐘塔一樣,屹立不搖。


檢視較大的地圖 

屏東縣枋寮鄉公所
屏南工業區-屏南社教站

>>>枋寮鄉景點<<< 

周邊景點

>>>春日鄉<<<
>>>枋山鄉<<<
>>>佳冬鄉<<<
>>>新埤鄉<<<
>>>林邊鄉<<<

 

arrow
arrow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