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鹿溪瀑布群源於北大武山西北麓,為隘寮溪支流所形成,其中接近源頭的瀑布,以排灣族首位大頭目之名「撒拉王」命名,後來更名為現在的沙拉灣瀑布(又名太古拉筏斯瀑布、撤拉望瀑布、撤拉瓦瀑布、撒拉灣瀑布、瑪拉灣瀑布。)。
射鹿溪瀑布群因山高落差大,每座瀑布有如千軍萬馬般的雄偉,並位於深山人煙罕至,保持著天然潔淨之美,確實令人驚豔。
上圖為凸大腦瀑布,下圖為大貼壁瀑布,合稱千尺瀑布群,排灣語稱dadipi瀑布,瀑布細長,如涓涓細流向下奔馳近一千公尺。從北大武山與旗鹽主山間垂下的白練。
從瑪家鄉北葉村轉屏35線(瑪家道路)往瑪家村方向前行
屏35線(右)必經禮納里永久屋沿山公路之旅~北葉國小/禮納里/涼山瀑布 ,道路蜿蜒曲折,沿途可俯瞰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隘寮溪、環流丘地形、橋樑、以及壯麗山脈、觀景涼亭、瀑布群、大崩壁、石板屋
隘寮溪
遠眺對岸三地門鄉的合家歡餐廳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白色屋頂為歌舞表演場
遠眺對岸三地門鄉的地磨兒部落(起霧了)
屏35線9.4K處的路旁小瀑布
水潭
橋下水道展望往下游
石頭非常濕滑
橋上俯瞰下游
橋上遠眺對岸
屏35線9.9K觀景涼亭
屏35線10.5K處,到達瑪家村,取右線,瑪家村(Makazayazaya)位於台灣屏東縣瑪家鄉的村里行政區劃之一。面積約7.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則有380餘人,瑪家村均為排灣族,詳分則有馬卡扎亞扎亞、排依路絲及他拉巴共等三部落,1950年代起,該三部落即合劃為該村。因風災影響大都搬到禮納里永久屋。
入村口旁的涼亭
瑪家歡迎牌
導覽圖
遇三叉路取左線
屏35線12.5K處的瀑布(過了豐水期)
非常濕滑。
橋下水道
屏35線15K途中隱藏了一個小瀑布
小谷地
小飛瀑
非常冰涼
屏35線15K附近的新建橋樑
崩塌痕跡
小飛瀑前道路較寬廣,不少山友在此泡茶露營,真是太超過。
霧氣瀰漫
經過大崩壁路段(沒停留拍照)來到屏35線18.2K處的舊筏灣部落,人口曾達一百多戶,日治時期曾被日人強迫射鹿及高燕兩部落的人搬遷到筏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再度將三部落的人遷村到現今北葉、瑪家及筏灣村,原來的筏灣部落也改名為舊筏灣。
舊筏灣部落,又稱為舊排灣(SE-KA-PAIWAN),海拔約850公尺
舊筏灣部落依山勢建造,隔著隘寮南溪與其他的部落相望,而雲深之處則是排灣族的聖山—大武山。
↓北大武山登山入口,但因主道損壞而關閉。
舊筏灣部落石板屋入口階梯,介紹請看( 瑪家鄉~舊筏灣石板屋部落+巴格達外Pakedavai餐廳+丁爸花媽彩虹水管營地 )。
誰家的水塔破掉了
屏35道路壁畫
國道三號(南二高)從長治交流道下轉台24線,往「水門」方向前進,經縣道185線至「北葉」,經鄉道屏35線,「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大門前循叉路右轉,往「瑪家村」,繼續往「舊筏灣部落」前進,即可到達。
由舊筏灣部落道路左迴轉,一路是下坡山路。
103年1月完工的「朝聖橋」,機車在此停車,汽車須在上面路段有塊腹地可停幾台。
切勿過橋下坡,因為坡陡且土質鬆軟,保證下得去,上不來。常發生車輛下去後上不來的社會新聞。檔車或是單車應該可以,最好用步行前往。
在橋上展望上游崩塌地
展望下游碎石滿地
崎嶇山路
崩塌路段
崩落山谷
遠處隱約可見從天而降的飛瀑
從山間飛奔而下的凸大腦瀑布
路上有個小木頭可坐,回程時在此休息喘口氣。
任武林誰領風騷我卻 只為妳折腰
過荒村野橋 尋世外古道
遠離人間塵囂 柳絮飄執子之手逍遙
凸大腦瀑布越來越清晰,凸大腦瀑布:或稱「排風瀑布」,位於沙拉灣瀑布旁支流上游處,瀑水源於北大武山西北山麓,為一多階連瀑,落差達250公尺。於舊筏灣遠眺,如一條白練垂掛於兩山之間,相當壯觀(維基百科)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見到還我山河石碑,表示瀑布近了
狼煙烽火何時休
成王敗寇盡東流
遇叉路取左下切瀑布水潭,直行可到達瀑布頂上游,因為上來累翻了把行囊丟路口休息
下切入口不明顯,若不是發現有拉繩,我可能會錯過。
急降坡下切溪谷,高度由約800公尺下降至550公尺,不是全程都有繩子可拉,自備登山杖,登山鞋(防滑鞋),棉手套。
中途展望瀑頂
射鹿溪瀑布群怎細分呢?從山頂而下的為凸大腦瀑布,凸大腦瀑布下游為大貼壁瀑布,合稱千尺瀑布群注入射鹿溪後,射鹿溪主流的為沙拉灣瀑布群。
沙拉灣瀑布的水潭
沙拉灣瀑布(太古拉筏斯瀑布)(daigulavas)
瀑頂
下切石壁上的枯樹擋道
穿過枯樹,在下切石崖
這次沒到潭邊了,在石崖上斜坡,欣賞沙拉灣瀑布。
沙拉灣瀑布:又名「太古拉筏斯瀑布」,是以排灣族第一位大頭目的名字「撒拉王」命名,後來更名為現在的沙拉灣瀑布。沙拉灣瀑布高約40公 尺,下方沖激形成一既廣且深的瀑潭。
瀑布位於舊筏灣部落的東南方,步行40分鐘的距離,交通現況不便導致遊客不多,但也因此而保存了原始的面貌。除了幽靜,還添了一股神秘氣息(維基百科)
進入11月份水量變小了點,豐水期更壯觀。
這地形像似一座表演場,斜坡石壁是觀眾席,聆聽著大自然的樂章,觀賞著瀑布舞動身影
深潭潭水夏季時十分冰冷,曾有遊客貿然游向瀑布,造成心臟休克,四肢抽筋不幸死亡。瀑布下的深潭,越藍越深,瀑布水流下衝力道強大,會產生漩渦,一旦被漩渦捲入必死無疑,請勿靠近。
瀑頂
另一旁的瀑布,與下游的小瀑布皆屬沙拉灣瀑布群。沒下去沙丘,無法近觀。
也許近看感覺會不一樣。
注入射鹿溪
往下游形成的小瀑布階稱為沙拉灣瀑布群
湛藍的射鹿溪水潭
射鹿溪下游最後可到獅王瀑布注入隘寮南溪,獅王瀑布:位於沙拉灣瀑布下游,落差約20公尺,瀑水從砌割石壁中流出,宛如從石壁中噴出一般。這裡的水潭比撒拉灣瀑布還寬廣,景色絲毫不遜於前者。但獅王瀑布因路線不明,路況又差,加上回程是上坡,約要二個小時才可回起點,除非請住在舊筏灣的原住民帶路,否則不要輕易自行前往(維基百科)
細滴,坐在石壁上養精蓄銳,對面才是剛剛下切之處。(有辦法帶吃的來就該能帶走垃圾)
爬上去又是一個考驗,到中途休息一下,再回望這迷人景致,飛龍在天
大貼壁瀑布:或稱「排雲瀑布」,位於凸大腦瀑布瀑布下游處,落差近50公尺。於瑪筏道路遠眺,可見上游處的凸大腦瀑布,中段河道數處跌宕,接連大貼壁瀑布,終至沙拉灣瀑布旁匯入射鹿溪,近550公尺的落差,氣勢非凡(維基百科)
走到無路時,可看見寫有馬拉灣瀑布的石頭,旁邊是下切射鹿溪入口。
下切小路
左邊可見剛剛待著的石壁
展望沙拉灣瀑布上游的溪谷與射鹿吊橋
因風災損壞的射鹿吊橋
昔日前往巴達因(高燕部落)的射鹿吊橋。
可涉溪前往大貼壁瀑布與凸明赤腊瀑布,凸明赤腊瀑布:位於沙拉灣瀑布的上游,舊平和社東方的射鹿溪谷,落差逾百公尺,水量充盈,氣勢澎湃。溯溪愛好者間又稱之為「射鹿溪百米瀑」,為近年來新興的溯溪地點
過溪有拉繩
在不知前往凸明赤腊瀑布需費時多久跟裝備不足,就放棄一探究竟。
就慢慢欣賞美景吧
回程時,霧氣壟罩,等天氣好時再來囉。
瑪家鄉導覽圖
>>瑪家鄉景點<<
周邊景點
>>萬巒鄉景點<<
>>泰武鄉景點<<
>>三地門鄉景點<<
>>內埔鄉景點<<
>>長治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