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頂自然公園位於墾丁森林遊樂區旁(2012墾丁森林遊樂區 ),面積128.7公頃,長在礁石上的樹木受到東北季風的吹襲,雕塑出自然盆景狀的藝術傑作,令人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園內並有豐富的動植物、石灰岩洞、數處視野良好,綠草如茵的草生地,及珊瑚礁岩裂縫造成的一線天景觀,皆極具觀賞價值。(墾丁官網http://www.ktnp.gov.tw/Default.aspx)
社頂,位於屏東縣恆春鎮,為排灣族的一個部落。該部落古稱龜子甪社(南排:Kuarut;台羅:Ku-a-lut),因地居瑯嶠十八番社之中最高處,故而稱為「社頂」。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規劃下,將社頂的居民自原居住地遷出,劃設出面積廣達128.7公頃的社頂自然公園,以高位珊瑚礁生態及開闊的視野為主要特色。
社頂公園遊客中心
多家販賣商店
設有公廁
遇見鵝逛大街
收費停車場
公園入口的大草坪常有學生團體在此辦活動
鑑於以往國內風景區內過於人工開發型式,本公園僅施以簡易步道,及配上小面積的賞景、解說設施,以保留原始自然純樸風味。
公園開放時間牌
循步道走入公園後,首先到達熱帶灌木叢林,鳥鳴蝶舞,豐富的生態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社頂自然公園內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區域內各種珊瑚礁地形,如裂谷、峽谷、一線天及石灰岩。
小裂谷,由隆起珊瑚礁,在溶解作用與抬升張力而形成的裂谷。
石灰窯,為台灣早年以周邊珊瑚礁燒製的成的石灰窯體,也是當時燒水煮飯的地方。
經過刺竹林,每當下過雨後,這裡總是會長出非常多漂亮的螢光蕈
經過"湧泉"
遠眺雷達站
大礁岩
遇叉路取左
叉路設有目前位置牌,一目了然,以防迷路。
取左前往小峽谷,這裡的地形相當狹窄需爬行,有些人可能不適合前往。
小峽谷告示牌,說明運氣好可在頭頂發現獼猴,可惜我沒遇見。
出小峽谷又是一個叉路,往左去迎風門,迎風門到大草原之間有公廁,所以內急請往左,我往右去白榕,左右兩邊都能到達觀海大草原
礁岩間遍生著如草原般的草生地,及有著龐大氣根的榕樹、白榕,還有數百種的動植物生態,都讓這裡充滿著原始的自然風情。
有空隙可展望
白榕為雌雄同株的植物,一個榕果中同時具有雄花、雌花,雄花可以產生花粉,雌花分成兩類,一類是可以被榕果小蜂授粉發育成果實,另一類是提供榕果小蜂產卵將來發育成蟲癭。
白榕的氣根非常發達,常垂落地面形成粗直的支柱根,如電線桿一般。排灣族也就利用這樣通直的氣根,充作棟樑。
往前路旁有前往大峽谷指示牌
大峽谷入口
大峽谷為一巨大的礁岩,其間裂縫逾50公尺,谷頂樹林交錯,景觀奇特。
大峽谷出來就到了大草原
原來的植披在人為的砍伐、牛羊啃食及強風吹襲下,逐漸形成目前的草生地。此處為社頂公園內視野佳,賞景的好據點
前往大峽谷指示牌
觀海後再往右下切
先前提到迎風門也是來到這裡唷
下切後叉路,往右是回到白榕,繼續直走
看地圖前往涵碧亭
來到叉路,取右前往凌霄亭,直走是通往南區出口,那就要走大馬路回停車場,粉遠。
遇叉路取左前往涵碧亭,往右是到凌霄亭以及回停車場路線。
珊瑚礁岩裂縫造成的「一線天」景觀
蝦咪,涵碧亭入口拉起封鎖線
沒觀係,還好有早期拍攝的照片,但發現涵碧亭的屋頂不見了。
涵碧亭的樓梯很陡
遼望告示牌
回到原先叉路,前往凌霄亭
凌霄亭社有屋頂,在亭子裡面吹著海風,舒服到想睡個午覺,非假日來就包場了。
前方應該是涵碧亭,對照先前的舊照,沒屋頂的涵碧亭超級熱。
《蘇幕遮·碧雲天》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遠眺雷達站
台電草原,左圓球為雷達站,右建築為荒廢的聯勤活動中心(墾丁~砂島貝殼灣+埔頂大草原 )
通往龍磐的台26佳鵝公路(墾丁~龍磐/風吹砂/水蛙窟 )
透過長鏡頭拍攝鵝鑾鼻燈塔(墾丁~2012鵝鑾鼻/鼻頭漁港/最南點 )
在凌霄亭也可以眺望佳樂水一帶東海岸的風(墾丁~2012佳樂水+山海瀑布 )
每年九月中旬的赤腹鷹、灰面鷲過境墾丁,凌霄亭是最佳的賞鳥地點,不過要早一點去才看得到。
緊急連絡電話08-8861321
包場椅子隨你躺
每年國慶鳥過境,鳥專家都會在亭子做紀錄。
遠眺墾丁森林遊樂區的觀海樓(2012墾丁森林遊樂區 )
北面的山景
五分亭
回停車場路徑遇叉路取右,當然也可以出大馬路在往右回停車場
遇叉路往右去五分亭,取左回大草坪
終於回到大草坪
籠仔埔草原是在社頂公園往船帆石(墾丁~船帆石海灣+小灣+大灣 )的公路途中,遇差路左轉進入一條產業道路進,這條路可以到達佳鵝公路的風吹砂(墾丁~龍磐/風吹砂/水蛙窟 ),但道路不佳易積水泥濘。
籠仔埔草原屬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畜牧地,種植之牧草因放牧及收割,感覺是經常綠油油像地毯般,到此你會有身置北國大草原的感覺
籠仔埔草原緊臨社頂梅花鹿復育站,復育站野放出來的梅花鹿在此繁殖,夜間也是夜探梅花鹿族群的最佳據點。
籠仔埔即是墾丁牧場的籠仔埔牧區,是牧場五個牧區中唯一緊臨太平洋者,籠仔埔在夏季剪草、冬季放牧的經營型態,在綠色草毯間,彷彿置身歐洲牧原。
遇叉路取左可通往風吹沙(墾丁~龍磐/風吹砂/水蛙窟 )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 你眼中都看到
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
怎知那浮生一片草 歲月催人老
風月花鳥 一笑塵緣了
草原面積廣大,綿延約3公里,每年4~10月,牧草綠油油一片,風起時,草浪優美的起舞,令人心曠神怡。牧場只種草,不放牛羊
籠仔埔草原也可以從風吹沙的停車場、台26線約47公里處可以見到一個小岔路,循路進入即可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
山海漁村舊稱蟳廣嘴,原本是個安靜的小漁村。自從海角七號後開始成為熱門的景點之一。不過這裡巷弄狹窄,車輛出入不易會車,假日建議步行至漁港參觀。
山海漁港,因為海角七號的熱潮,使此處更具知名度,港口由珊瑚礁地形建蓋出來,潮間帶生態豐富,由於水質清澈見底,港邊有人在此浮潛、釣魚,為恆春地區最原始的漁港。
山海社區是一個以近海漁業為主的社區,此地早期經濟來源是出海捕魚,周邊環境種有瓊麻,並用瓊麻編織麻繩,近年來因塑膠取代瓊麻編織,漁業也部分轉型為觀光出海釣魚等。
這裡的舊名叫作蟳廣嘴,在清光緒年間開港,民國48年又加建讓這裡成為一個不錯的避風港。
「蟳廣」閩南語就是蟳的雙螯,蟳廣嘴就是因為這裡是一天然的小港灣,漁港港灣形狀有如一張開的蟹螯,所以才這樣叫,現在又名「山海」,只是到底甚麼時候開始這樣叫,就沒有人知道了
不只海景漂亮,這裡是個躲避關山人潮、而又足以飽覽落日餘輝的超優「密秘」地點。
往北望萬里桐(墾丁~萬里桐浮潛勝地隱藏美麗海灘 )
往南望紅柴坑(墾丁~紅柴坑漁港之潮間帶珊瑚沙灘 )
恆春半島西海岸在戒嚴時期,是屬於海岸軍事管制區域,民眾出入非常不便,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箝制,至今山海漁港旁的漁村仍然保有早期台灣漁村的生活氣息,還可以看到以礁石築砌的房子,黃昏時刻山海漁港更顯美麗。
山海介紹牌
>>>墾丁國家公園景點<<<
周邊景點
>>>滿州鄉景點<<<
>>>車城鄉景點<<<
>>>牡丹鄉景點<<<
>>>恆春鎮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