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萬丹鄉興全社區地理位置偏僻,少有外地人會到這個地方,但是最近卻有很多遊客到這邊來拍照,原來是當地有位早餐店老闆黃柏憲,從半年前開始彩繪社區,陸陸續續彩繪了八面牆,彩繪的主題多以知名卡通人物為主。
因為不少遊客擠爆小村莊的小巷子,害得低調的早餐店老闆,假日都不好意思出來彩繪了
原本黃柏憲只是在自家的牆面畫上Line的可愛圖案,沒想到獲得熱烈迴響,鄰居紛紛邀請他幫忙彩繪牆面,因此現在只要過了早餐店的忙碌時間,就能見他拿起工具,開始彩繪牆面。
萬丹鄉興全村興化廍路
因為有了這些卡通人物,讓純樸的屏東萬丹鄉興全社區,增添不少人氣。
黃柏憲打算邀請社區學校加入彩繪行列,凝聚居民向心力;起初圖像以卡通為主,容易吸引目光,並適時加入紅豆、毛豆等地方農特產,未來還會加入社區史事,把家鄉介紹給更多人知道。
派大星熊抱紅豆娃的景象,看得出黃柏憲推廣在地特產的用心
興全兒時公園
埪土窯
跳房子(長草了)
50年代農政單位為推廣農業機械化,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當時糧食局每年在各糧區舉辦耕耘機深耕競賽,興全社區的陳命珠小姐在因緣際會成為糧食局力捧的農機辣妹。
陳命珠配合推動農業機械化馬賽克牆
1959年政府為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糧食增產運動,曾發行紀念幣,這枚一元鎳幣即是陳命珠駕駛耕耘機的肖像,正是這種際遇,陳命珠因此被稱為「農業機械化女英雄。」
介紹牌
早在幾年前就有的農村彩繪牆
興全社區發展協會
透過文化創意產業模式〈埪土窯、童玩,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將童年文化與地方產業(紅豆、稻米、牛奶等)結合,以文化創意包裝地方產業,讓地方產業找到新出路,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增加居民就業機會、提高農民所得,預估五年內將吸引50位青年留鄉。
組織名稱: | 屏東縣萬丹鄉興全社區發展協會 | 成立時間: | 1993-06-10 |
---|---|---|---|
負責人: | 莊裕新 | 聯絡電話: | (08)7050183 |
聯絡人: | 莊裕新 | 傳真: | |
組織人數: | 200人 | E-mail: | p91464@yahoo.com.tw |
聯絡地址: | 屏東縣萬丹鄉興全村興化廍路233號 |
興全社區導覽圖
興全社區位於屏東縣萬丹鄉南邊約5公里處,與興安社區合稱興化廍,本社區位部落北邊。興全社區範圍如上圖,北鄰近屏東縣萬丹鄉新鐘村,西接屏東縣萬丹鄉水仙村,南為屏東縣萬丹鄉興安村,東以東港溪與崁頂鄉力社村接鄰。
廟宇彩繪牆
吊橋上彩繪的童趣的圖案,綠色的大樹下,停著一輛自行車,樹上還有隻啄木鳥
萬新吊橋的建立,帶動了萬丹、新園兩鄉當地產業和觀光的發展,也將自行車道連接成一線,成為屏東縣最具特色的自行車道。
萬新吊橋連接萬丹、新園兩鄉沿堤自行車道,耗資兩千萬元,民國100年2月10日完工。吊橋全長130公尺、寬1.5公尺,可同時容納80人、限重3千公斤
吊橋另一端
根據發展觀光條例,損壞風景特定區自然資源或觀光設施,主管機關最高可處5萬元以下罰緩,並可要求對方回復原狀或償還修復費用。
這座紅色橋身的吊橋將萬丹和新園兩鄉的自行車道連成一線,可從屏東市一路暢行到東港鎮,沿途河岸景色風光明媚、視野遼闊,飽覽高屏溪豐富的自然生態
攝影捕捉麻雀
吊橋全長 130 公尺、寬 1.5 公尺,跨越中港溪大排,使萬丹堤防道路能夠連接到新園的萬丹抽水站、南光寺,讓高屏溪自行車道連接成一線。
中港溪大排出水口,也設立了水閘門,並修補連接沿岸河堤,有公路可讓汽機車通行
天空成群的燕子
遠方為南光寺
中港溪水鳥生態
新護堤公園石碑
河堤上的涼亭
麻雀
展望萬新吊橋
高屏溪生態(對鳥類認識有限)
河堤旁的紅豆田風光
極遠處的88快速道路
台27線接屏55嚴仔路續行高山路右轉萬丹大排旁道路往萬丹抽水站及南光寺即可到達萬新吊橋。
>>萬丹鄉景點<<
周邊景點
>>屏東市景點<<
>>東港鎮景點<<
>>崁頂鄉景點<<
>>竹田鄉景點<<
>>潮州鎮景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