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港舊名「風港」,1765年泉州人陳玉代率漢人由平埔族俗贖地拓墾楓港。之後由北勢寮、水底寮倆地村民移居於楓港村,從事農、漁為生,清乾隆年間,因受原住民襲擊,死傷慘重,為杜絕後患,改遷舊庄,嗣後人口日眾,始成今日楓港村。楓港村位居通往臺東及墾丁國家公園之門戶,另有蝦虎魚苗、芒果、洋蔥並稱楓港三寶。(枋寮鄉~水底寮老街古厝與彩繪+東海車站與老厝 )
董九槌家的古厝位於派出所旁,可說是現在楓港地區最古老的古厝,據說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更有連續劇等在此古厝取景,可見其珍貴之處。
楓港舊名「風港」,意即為「落山風的港口」;每年九月到次年的三月間,伴隨著強盛的東北季風而來,此地在這個時間常會出現特殊的「落山風」,其強度甚可達到輕度颱風的等級。
育樂中心
後方牆上的伯勞鳥拼貼
據村民說落山風對於楓港地區的洋蔥幫助很大,因其風勢強勁,會將洋蔥上桿狀的部份吹倒,養份得以集中在洋蔥球狀的部份,所以這裡的洋蔥長得特別的結實。在農會超市中除了洋蔥外,更可看到洋蔥餅、洋蔥露等加工製品。
農夫正在整地種植洋蔥
至於楓港的名字何時加上「木」字則是有不同的說法,當地村民多認為以前楓港地區盛產伐木燒木炭輸出至台南、澎湖等地的行業,因此後來才又加上「木」字。據說當時品質最好的木柴為九穹。
蔡英文屏東楓港祖厝成為新觀光景點!當地鄉長看準人潮帶來商機,將請交通部觀光局或屏東縣政府協助規劃、改善老街街道景觀,再造楓港觀光生機!
蔡家祖厝是2層樓閩南式紅磚屋建築,屋齡約百年,佔地約40坪
兩層樓磚造建築融入日式和西式風格
客廳牆上掛著蔡英文祖父母的照片,在門口往內拍拍照。蔡家的發展始於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當地的人都叫他大狗,原因則不得而知。蔡絜生離開楓港到台北後,先是從事維修汽車的工作,後投資土地成功,開設了飯店,因此賺了不少錢。
前院有個小水井,屋後空地闢有小楓園,蔡英文5年前在園內種植一株「楓港柿」。
五前年種的楓港柿不是該長大些了??
楓園解說牌
在楓港小漁村巷弄內,到處可見參觀動線標示牌,不訪到處走走看看
於日據時代大正三年(1914)瑯喬十八社原住民(生番)為害攻擊楓港部落之時,幸遇范府千歲代天巡狩至本地(分靈南鯤身),神靈顯赫,救助百姓黎民,待平定變亂之後,遂尊奉范府千歲爺為主神,並暫時安奉於葉報老先生家中神壇,受眾生膜拜。昭和元年(1926)正式建廟,民國四十二年(1953)再由地方人士黃春輝、李明來、李老誠三人發起重建,並為命名「楓港德隆宮」,民國四十四年(1955)三月中旬德隆宮竣工。資料來源: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PingtungCounty/fangshan/1325004-DLG
德隆路上的老屋
接上轉往蔡家老厝的巷子
轉角的老屋
地上標有枋山善餘,善餘村原屬楓港村,民國四十四年因人口增加始畫分為兩村,其拓展始於西元1765年【清朝乾隆三十年】泉州人陳玉代率漢人由平埔族俗贖地拓墾楓港。
老屋殘破,請勿入內以防倒塌砸傷,
東轉西轉以德隆路為主往兩邊巷子可發現許多老屋子
蔡家祖厝附近景點有枋山海岸線觀夕照
楓港海堤拼貼出當地芒果特產
伯勞鳥拼貼
伯勞鳥造型路燈
楓港雖然稱為「港」,但是真正有漁港的興建卻是到民國84年才有的事,而且不比東港這種大漁港,楓港的漁港只能算是個小型能讓船隻停舶的漁港。
楓港出海口及兩側為現代沖積層由粘土、砂石、礫石所組成,因不含砂,海水清澈見底,因礁岩地形,魚群十分豐富多樣,漁港興建完成,新建防波堤及碼頭設施,使附近漁伐可停泊使用。
在此從事沿岸漁業的漁民多為散戶,不少漁民甚至是漁農兼顧,環顧港內
廢棄崗哨
往南邊的海岸線
消波塊藏有螃蟹呢
楓港地區最為有名的為楓港溪出海口常出現的一種叫做「鯰米仔」的迴游性魚類,狀似吻仔魚但略大,多出現於四月到九月間大雨過後的時間;據當地漁民說,盛產期時夜晚最多可達百人以上在捕捉,讓楓港溪口看起來熱鬧地就像夜市一樣。
從漁港一旁的涼亭可下到枋山溪出海口沙灘
小小的沙灘發現大藍鷺???還是蒼鷺??,庵不認識。
還有隻小傢伙,庵也不認識。
請勿在港灣亂丟垃圾囉
楓港漁港安檢所,可借廁所
一旁設有親民區,也就是休息區
港內注意事項告示牌
楓港名人
近來的楓港給人的印象,就是在往墾丁的屏鵝公路上,那綿延不絕的烤小鳥攤了!民國87年制訂的野生動物保育法,紅尾伯勞也列為禁止捕捉食用的對象,盜獵的風氣已較以往改正許多。民國98年「伯勞鳥生態展示館」成立,以舊營區閒置空間改建,入口處就是1隻大大的伯勞鳥,非常顯眼。
枋山鄉公所選定前往墾丁國家公園,屏鵝公路旁之廢棄舊軍營,於98年建立完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伯勞鳥生態展示舘」。從事保育伯保育宣導、提供各機關學校參觀與鑰匙圈、砂畫、風車、各項DIY,與鳥仔踏陷阱製作等教學,是一個知性之旅之好選擇。
停車場大門
舊崗哨的彩繪宣導愛護伯勞鳥
設有停車場,展示館前有綠地小公園
利用回收的枕木與配合環保淨灘時所撿的漂流木,創作出此意象形態"伯勞鳥"
停車場旁的車庫彩繪
除了彩繪還有打油詩
伯勞展示館
展示館內有生態講解,由人員解說伯勞鳥的習性,和捕捉器材「鳥仔踏」等;現場也有伯勞鳥沙畫及紙模型,讓小朋友遊戲不會覺得無聊。另外居民也研發各種伯勞鳥文創商品,有馬克杯、小夜燈、筆筒等,非常可愛。
正面牆上的拼貼
開放時間,來錯時間,只能在外圍休閒一下囉。
展示館解說牌
一旁下去左邊是公廁,右邊是DIY教室,牆上有彩繪
沿著走廊有階梯可到展示館上面
上面竟然有草地
俯瞰伯勞造型洗手台
栩栩如生的伯勞鳥
遠眺山景
另一邊就是可隱藏式觀賞樹上的伯勞鳥喔,但只聞鳥啼聲,卻難以發現藏在樹林裡的伯勞,就下去轉往樹底下。
DIY教室側邊有大幅拼貼彩繪
舊營區的倉庫還貼有打靶準則
DIY教室後面的彩繪
DIY教室後方是樹下休息區,在此抬頭就可賞鳥囉,但千萬別張口驚呼
每年秋冬之季,大批候鳥由北方遷移飛經此地,尤其伯勞鳥是楓港一大生態特色,但樹上的是啥鳥?我也不太清楚
紅尾伯勞是臺灣過境鳥類中相當出名的一種。主要在亞洲東北部進行繁殖,而非繁殖季時會遷徙到亞洲中部、南部、東南亞、菲律賓、大洋洲渡冬。在臺灣的主要大量過境地點為屏東恆春一帶,也有少數會留在臺灣過冬。
每年候鳥過境、渡冬之時,保護工作就會揭開序幕,檢警等相關單位亦均準備就緒,護野鳥,反獵鷹,為的就是提供鳥類朋友一個最友善的環境。
荷花池
池中有數隻鳥?假的~眼睛業障重
一旁的矮牆布滿盤根錯節的樹根
轉回停車場之前,可見廁所側邊牆壁拼貼彩繪
可惜不是伯勞鳥?
名稱: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社區發展協會
電話:08-8772476 0933285113
地址: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舊庄路1-2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