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內埔鄉水門村地處瑪家、三地門交會處,也是平地與山地的交接處,水門的水利公園是個兼具灌溉功能與觀光休閒的景點,河上共有三座橋,可由遠到近欣賞它的景致,採用水車發電,因污水處理的很好無異味,因此設於民宅中間。

內埔鄉水門村本地人稱為「碰坑」的隧道導流,是觀光客常駐足觀看的水利設施之一,它是引隘寮溪流的水灌溉農田,水門碰坑客語拼音:四縣:suiˋmunˇbong kangˊ(ai liauˇzun ngib suiˋkieuˋ),水道形成湍流飛瀑,跨河橋懸掛,景象壯觀。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牡丹鄉東源部落舊稱麻里巴社Maliba,位於海拔較高之地,為牡丹鄉面積最小的部落。四周群山環繞,更映襯出村畔東源湖的波光瀲影,常見白鷺鷥輕點而過。"東源湖",排灣族母語 [ kudji ]發音似哭泣,又稱"哭泣湖!",有水源匯集,湧泉不斷之意,是東源部落之精神象徵。居民是日據時期由獅子鄉枋山溪上游移居而來,定居於距牡丹村約四公里處,稱新牡丹社。民國34年後,改稱東源,原屬牡丹村,民國45年始獨立設村。

東源村東與旭海村為鄰,南及西為牡丹村,北則大致以分水嶺(四重溪與楓港溪)與獅子鄉相接。人口現有562人、181戶。人口少,村民仍以農業為生,但近年來亦發展觀光事業。

哭泣湖少了淒美故事,但是這個岸旁盡是倚傍著水上草原的湖,仍然顯出她的風華絕美,野薑花季7月~9月盛­開。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泰武鄉武潭村隸屬舊佳平的一個小部落。武潭村舊排灣族人稱為「道塔他勒」部落,民國23年8月間發生一大風雨,致部落地層下陷,民國24年8月遷至「阿布丹」(日本名)現舊武潭部落,國民政府來台後更名為「武潭村」(qapedang),係因轄區內有一池潭而命名。民國42年「阿布丹」社(舊武潭)遷至現住之武潭村。

沿山公路185縣道在泰武鄉地區,轉清安路會經過西方道壇,進入武潭部落,尋找神秘瀑布,沿山公路可見美麗的鳳梨田。

武潭村全部均為排灣族原住民,大部份務農,民性保守,而發展較慢,居民除武潭村民外尚有平和村、泰武村民遷入而人口大量增加,目前為泰武鄉人口數最多之村莊。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縣內埔鄉天后宮主奉紅面媽祖,是六堆客家最古老的媽祖廟,起建於清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歷時兩年多,於清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才正式完工,天后宮不僅是六堆鄉民的信仰中心,還曾是六堆義勇軍商討軍計的重要地方。

天后宮分為前殿、拜殿及正殿,形成工字形格局,細看廟樑、龍柱、屋托處,可得見其精細雕刻,而廟宇雖然經過多次整修,其外觀及部份雕飾仍保存舊觀。

拜拜保平安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綜合休閒公園面積約7公頃,不但風景美麗空氣超新鮮,休閒公園內設施有入口意象、銅像、生態池、曲橋、荷花、景觀涼亭、休閒觀賞區、籃球場、兒童遊樂設施等,且每年1月15日至2月15日新埤鄉規劃花海季,種植面積約1.2公頃,花海是以大波斯菊、紅白黃斯菊等花種構成,廣闊的休閒公園花海遍地色彩艷麗,似萬花蝶展鴻福,美不勝收,在此駐足賞景或是散步遊園,會有讓人說不出的驚喜呢。

_DSC0004 

_DSC0002 

_DSC0047 

前往新埤花海,可經由新埤鄉公所,沿屏118縣道,過「箕湖大橋」即可抵達。每年1月15日至2月15日為花季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擁有深厚的天然資 源、歷史人文、台灣最佳的海象基地以及空中活動區等獨厚的天然條件,因此開發規劃了涵蓋海、陸、空域三度空間主題休閒遊憩。http://www.db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5002050

水上飛機觀景台是為了紀念園區曾是水上飛機場所蓋的,造型採用當時的二式大艇放大所打造,二式大艇在當時是性能最好的水上飛機,可搭載兩枚 800 公斤級的魚雷,時速達到 465 km/hr,進行攻擊任務可遠到 6500 公里以上,進行偵查任務也可達到 7400 公里以上,比當時美軍的 B17 轟炸機續航力還多 50%,內部空間也非常大,戰爭末期還被拿來當成運輸機使用,機腹造型是個船型,不需額外再多加浮桶,可降低重心,增加操控性,據說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有用這種水上飛機去偷襲,所以才會把它作為紀念這裡曾是個水上機場的紀念造型。

_DSC0200

_DSC0203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縣泰武鄉平和村有台灣唯一的吉貝木棉林,平和國小就位在木棉林中,早年木棉林佔地極廣,可惜歷年來受颱風重創,所剩大樹不多,但劫後餘生的木棉樹仍棵棵高大筆直蒼翠蔚為奇觀,假日更成為鄰近村落人們休閒之好去處。

此區種植木棉是自日據時期開始,經過林務局數十年的細心培育後,目前平和吉貝木棉樹已成林,古木參天。

_DSC0002

_DSC0058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林吊橋,全長305公尺,橋面木條共有1308階,為台灣第二長吊橋,但單跨距(中間無吊柱)仍居全台第一。

吊橋位在來義丹林部落下方,是最靠近平地的吊橋,站在吊橋上遠眺大武山,青山綠水,黃昏時看夕陽西下,很有情調。

夏季時水量豐沛,大後溪、來社溪常因溪水暴漲造成河床巨大改變,潛藏危險,故以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的的枯水期為最佳的造訪季節。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