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來義鄉屬於排灣族的「拋茅馬克」群,意思是「祖先發祥地」,但在現代文明的衝擊 下,仍保持著古老的排灣習俗。據來義國小資料,古樓部落族語名稱是kul jal jau,日治時期部落戶數達到五百戶,人數有三千人,部落的勢力很強大,日本人怕難以控管,進行人口遷徙及分化,分成五次集體遷徙,將族人分到台東縣金峰 鄉、達仁鄉;屏東縣來義鄉則分到南和村及舊古樓村,民國四十二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將舊古樓部落遷村到目前的居住地,在古樓部落有戶數三百八十三戶,人 口數一千三百八十九人,比日治時期少了很多。
古樓村的五年祭能歷久不衰,靠的是競爭。最古老的頭目家族吉零,日據時面臨新興的崔路福坎家系挑戰,於是雙方各擁派系,在重要祭典互相較勁,結果當其他部落正在流失傳統,古樓的五年祭卻一次比一次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