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山位於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由大大小小40餘座直立圓錐狀的山脈所組成。十八羅漢山位於台27 甲線上,山形有如火焰,所以十八羅漢山又稱六龜火炎山,是六龜區的守護神。火炎山是由巨厚礫石層組成,由於礫石層透水性良好,受雨水侵蝕下切容易,形成近乎垂直尖銳且深的峰溝,從遠處望之,很像跳躍的火焰,所以稱為火燄山。(茂林管理處網站http://www.maoli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0076)

_DSC0001

峰峰獨立的景象,獲得台灣小桂林之稱。

_DSC0005 

「十八羅漢山」這名稱便是由於地形奇特如同十八羅漢而來,是六龜最美麗的地理景觀。欣賞十八羅漢山的最佳位置在荖濃溪對岸,從那邊眺望十八羅漢山,可將山水相依的秀麗景象一覽無遺。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葉部落座落於三地門鄉的西北角,西與高樹鄉為鄰,北與高雄市茂林區為界,循著沿山公路(185縣道)往龍母拜山方向(屏2線),抵達海拔150公尺台地上的青葉部落,是三地門鄉十個部落唯一的魯凱族人部落,民國98年,青葉村獲頒建築園冶獎,被譽為臺灣最美的部落

左為185號沿山公路,右為入村主幹道

_DSC0122 

入村裝置藝術

_DSC0123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縣道185沿山公路的口社部落,行政區域屬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口社舊名莎卡蘭(sagaran),是從莎卡蘭溪上游的大社分出來,從前大社達瓦蘭部落有兩個獵人 sapantje與salatiliman出外打獵,到了一個地方後(口社舊部落,名為高媽安kauma'an),隨行的獵狗不肯離開,獵人於是定居在那 裡,一些大社的居民也遷移到此,獵人sapantje回去請大社頭目的四子sa'adiu到新聚落當頭目,於是新的部落形成,就叫做「莎卡蘭」。(三地門鄉~德文部落觀望山古道(三角點+櫻花園)+大社部落 )

緊鄰莎卡蘭溪的口社社區,是一個排灣族部落。傳統排灣族以狩獵與坡地燒墾為主要生計方式,主要作物有山芋 (vasa),小米、紅藜、地瓜等糧食作物。日據時期,莎卡蘭部落在遷移到莎卡蘭溪下游時,日人在部落修築水圳,引莎卡蘭溪灌溉屏北泰山、高樹、廣福一帶 農田,並且推行山地水田耕作,這裡因而成為沿山部落最早開始水稻種植的區域。

莎卡蘭溪匯入隘寮溪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村內的海神宮,就在青山村以東約二公里的沙漠溪谷中,由於尾寮山麓的沙漠溪經過長期的切割、沖刷等的作用,使得居於其中的海神宮, 形成了深壑、峭壁及水潭等峽谷地形,再加上著名的海神、文莉瀑布和黛娥娜神池,以及百年的茄冬大神木,讓海神宮成為台灣溯溪的勝地。但因莫拉克颱風破壞,目前的戲水區集中在大停車場流域(要收費)

_DSC0132 

海神宮雖以「宮」為名,但非廟宇,而是因古老的排灣傳說而得名。據傳黛娥娜神池, 古稱為達勞霧洞深潭,在古時有位仙女每天都會潭中沐浴,而仙女的美麗讓深居於海底的海神,不惜以海水淹沒大地,使祂藉以乘浪前往該處,一賭仙女的風采,也因此觸怒了山神,於是山神向太陽神卡拉魯斯請求,以炙熱的陽光將海水蒸發,才迫使海神退回海中,至此之後,海神再也不敢覬覦仙女的美貌而引發海水淹沒大地,而達勞霧洞深潭也再度恢復平靜清澈,所以才稱此地為「海神宮」。沙漠溪路邊的飛瀑

_DSC0114

_DSC0116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龍頭山位於茂林區高132 線12km附近,龍頭山面積約22公頃,屬珍貴的環流丘地形,三面為高山所環繞,溪流流向曲折蜿蜒。河水清澈,所經之處,怪石、絕壁聳立,形成龍脊般的山脊,使整個地形有如臥龍一樣。常可見成群老鷹在崖壁上盤旋或沿著溪谷翱翔,所以原名為「老鷹谷」。(茂管處網站介紹)

_DSC0148  

_DSC0149 

在長期的侵蝕作用下,流水更把山丘分成二段,遠望儼然是條巨龍在吐珠,故又名「龍吐珠」。

_DSC0199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水沖瀑布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馬兒村,安坡溪主流上的一道5米飛瀑,在馬兒部落經詢問從馬兒部落前往瀑布較危險不易到達,改由往安坡部落的路上轉小產業道路較好走。

_DSC0062 

沿山公路185→屏7號道、過安坡橋續行不遠處,在安坡二號橋前可見馬路右側有一塊安坡村標誌的巨石,刻劃有雙百步蛇圖騰"歡­迎蒞臨安坡"在此右轉後會遇上一叉路,須往右行小產業道路

_DSC0102 

_DSC0100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枋山車站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南迴線的鐵路車站。本站也是目前台灣最南端的鐵路車站。此車站在鐵道迷口中有「秘境驛」之稱。秘境驛指的每日使用乘客幾乎接近於零的車站,而台灣使用率最低的車站則為枋山車站。

_DSC0285

民國81年1月12日,南迴線試車營運期間時就已設立枋山站,但因未派站員辦理各項業務,故車站並未正式營運,直到81年10月5日起南迴線開始行駛普通車時,枋山站也開始派員正式營運,設站當時為三等站。

_DSC0278

原計劃於民國90年3月1日起降為招呼站,但最終只降為簡易站,於有列車停靠時,由加祿站派員前往售票,其他時間則變為招呼站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角灣溪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屬於東港溪的支流,發源於白賓山與真笠山的溪流,一條未經風災破壞的溪谷,保留有多樣地形,八八風災之後才被人勘查發現,為近幾年相當熱門的南部溯溪路線之一。

_DSC0254 

從沿山公路順溪谷在深入1公里後會驚嘆大自然的造化,蜿蜒連綿溪流,富有深潭、瀑布及淺溪。(沿山公路出涼山隧道後往左~沿溪一路走~再往右過橋後~再往左一路開到底就道停車處了)

_DSC0207

(上圖)壩體下方可能造成伏流現象,看似平靜無波!若無警覺心,可能被水流吸入壩下,導致溺水不幸事件。

文章標籤

阿凡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