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恆春半島後花園」美名的牡丹鄉,到了每年3到5月,全鄉境內野牡丹花盛開,由以高士、四林村數量最多
牡丹鄉公所5月1日及2日將舉辦「春天!野牡丹」系列活動,「野牡丹花季傳統競技活動」在高士佛永久屋及高士歷史穀道辦理
素有「恆春半島後花園」美名的牡丹鄉,到了每年3到5月,全鄉境內野牡丹花盛開,由以高士、四林村數量最多
牡丹鄉公所5月1日及2日將舉辦「春天!野牡丹」系列活動,「野牡丹花季傳統競技活動」在高士佛永久屋及高士歷史穀道辦理
屏東春日鄉「老七佳部落」是現今排灣族石板屋群保存的最完整的部落,文化部『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將屏東排灣族石板屋聚落群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使老七佳部落成為重要的人類文化資產。從300多年至今,由70多戶人家到今天的3戶,電力始終沒供應到這處排灣族聚落。
車行屏132鄉道,過了舊七佳村之後,分有河床便道及高繞屏132鄉道兩條路線,兩線於老七佳吊橋交會。
太麻里鄉位於台灣臺東縣東南方,北臨卑南鄉、臺東市,東濱太平洋,西鄰金峰鄉,西南連達仁鄉,南接大武鄉。背倚中央山脈,除沿海平原外,大多為山地,海拔最高約2000公尺,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維基百科)
鄉內居民包括2/3的漢人(閩南、客家、新住民)及1/3的原住民(阿美族、魯凱族、排灣族)。2000年的千禧迎曙光活動聲名大噪,也贏得了「日升之鄉」的美名。(維基百科)
太麻里原稱大貓狸(Tjavualji),在排灣族語中意指「太陽照耀的肥沃土地」,在清代文獻中已記載有「大貓狸」、「大麻里」等名稱。(維基百科)
第一屆屏東國際彩稻藝術節 LINE FRIENDS在稻田中嬉戲,熊大、莎莉、兔兔、詹姆士、饅頭人…明星們跑到屏東的稻田上!
屏東是農業大縣,是台灣的糧倉,如能透過農業與觀光的結合,進一步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發展根經濟更能讓鄉親安居樂業。
田埂規劃出"安居樂業"迷宮。(鏡頭不夠廣角)
南化水庫位於台南市南化區曾文溪支流後堀溪上,在曾文水庫南方約10公里,以阿里山山脈與之相隔,其水源除本身集水區外,另由高屏溪支流旗山溪的甲仙攔河堰於豐水期越域引水。(經濟部水利署官網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19995&ctNode=4541)
南化水庫規劃時以後堀溪命名為後堀水庫,核定實施時即改採所在南化區名。水庫容量達1億5,000萬立方公尺,為台灣公共給水單標的水庫之最大者,自82 年11月主壩完工蓄水起,即擔任南區公共給水之吃重角色,88年4月甲仙堰工通水更可使水庫經常保持滿盈狀態,提升水庫供水效益甚大。
谷川部落位於隘寮北溪海拔約三百公尺的河岸彼地上,可謂霧台鄉之門戶,部落入口處建有歡迎蒞臨霧台鄉之牌樓,谷川古名 Kurhengre ,很久以來便由 Abalhiusu 家族所統治,現今名義上由神山大頭目 Dumalalhathe 家族所轄,根據口傳歷史,統治者 Lavurase 夫婦有一名為 Pathagau 的獨生女兒,她嫁給神山的大頭目 Rhangalu 為妻,此後谷川亦成為神山都瑪拉拉特家族之領轄地。
谷川部落居民在1940年的「集體移住」計劃下被迫遷往今三地門,直到1955年才遷回現址,「基督教長老教會」是現今部落之信仰中心。2009年 8月6日至8月10日間發生莫拉克風災,本部落被迫遷村至屏東縣長治鄉百合園區,2010年8月6日長治百合園區完工後入住 。屏東縣霧台鄉公所網站http://rukaiwutai.aboriginal.tw/modules/tinyd1/index.php?id=2
霧中的谷川大橋與谷川部落(請看此篇介紹霧台鄉~谷川大橋/伊拉瀑布/神山瀑布愛玉冰
高雄市六龜區寶來里是在六龜區的最北端,溫泉泉源距寶來里街約2.5km,高度約為550m。民國70年初有業者從寶來溪上游,引溫泉的水到南橫路旁寶來村莊供遊客沐浴並住宿,再加上佛教聖地『妙通寺』的聞名,更帶動起寶來的繁榮,為目前六龜觀光業最蓬勃發展的地區。茂林國家風景區網站http://www.maoli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0067
『寶來里』:包括「大埔」、「檨仔腳」、「寶來」、「囌囉婆」、「囉囉埔」等舊部落。
寶來國中
大鵬灣擺脫了過去軍事用途背景與蚵田遍域的歲月,目前朝向水上觀光遊憩活動發展。鵬管處利用環灣周遭已經廢養的魚塭,加以改造變身成為:基礎建設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管理維護簡單方便、兼有調節微氣候、改善環境等諸多功能的「人工濕地」,作為廢污水處理基地。鵬管處規劃了好幾處人工濕地(資料來源http://www.db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5002056)
崎峰濕地公園位於大鵬灣東南方,附近緊鄰崎峰社區,佔地約9.5公頃,公園北側進水口承接林邊大排左岸濕地之出流水,再匯流排入大鵬灣域。
鵬管處還搭建一座曲橋,供遊客穿越溼地水面,同時近距離欣賞溼地豐富多元生態,例如大白鷺、東方白蝦、黃頭鷺、金斑鴴、彎嘴濱鷸、高蹺鴴、海茄苳、銀合歡、苦林盤等